三大师

三大师简介

斯特凡·茨威格在二十年代相继完成了以《世界建筑师》为总标题的三部传记:《三大师》、《三诗人的生平》和《与魔的博斗》。其中描写三位十九世纪“独特的伟大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大师》最具代表性。在这部作品里,他以“凝炼、浓缩和准确”为原则,怀着炽烈的热情,运用犀利的笔法和浓烈的色彩,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巴尔扎克人物,一个狄斯形象,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

三大师 名言/名句/语录

因为我们自己只有在接近我们真正的人性本质,也就接近了他。谁若对自己知之甚多,也就对他知道得很多。他比任何人都更加适合充当一切人性的最终尺度。进入他作品的这条通途也通过激情的一切炼狱,通过恶行的地狱,通过尘世间痛苦的一切阶段:人的痛苦,人类的痛苦,艺术家的痛苦,和最后,最残忍的上帝折磨的痛苦。道路阴暗,必须在内心燃起激情和追求真理的意志,才不致步入歧途;我们在大胆地进入他的深渊之前,首先必须闯过我们自己的深渊。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不派出信使,只靠个人的经历把我们引到他的身边。 但是最使人感到意外的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中,感情融化在爱情之中。这是他所有行动的行动,长篇小说,甚至整个文学几百年来,从古典文学以来,只是导向男女之间这一中心感情,把这当作一切存在的原始根源,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把长篇小说向下引导得更深,或者向上引导得更高,径直导向最后的认识。爱情在其他诗人那里是人生的最终目的,艺术作品的叙事目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而言,爱情并非原始的元素,而只是人生的阶段。对于别的诗人而言,灵魂和感官,男性和女性,完全彻底地消融在天国般感情中的那个瞬间,鼓角齐鸣隆隆作响,这是互相和解的光荣时刻,一切纷争得到调停。归根到底,在他们,在其他诗人那里人生的矛盾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显得幼稚可笑。 每一个个人都是一个产品,由气候、环境、习俗、偶发事件和一切命运所决定,由命运决定的触及他的事件所造成,每一个个人是从一种气氛来汲取他的本性,以便自己又能放射出一股新的气氛——这种由内心世界和周围世界产生的无所不包的制约性,对巴尔扎克而言便是公理。 狄更斯的天才就存在于这特殊的光学中——而不是在于他那有些过于市民阶级的心灵里——狄更斯其实从来也不是心理学家,而是一个用魔力把握住人的灵魂的人,从灵魂的明亮的或者阴暗的种子里让事物奇妙地成长,在它的各种色彩和形式中发展。他的心理学从看得见的事物开始,他通过外在的东西,当然是通过那些最后的、最精致的外在的东西——这些东西只有具有诗意的尖锐的眼睛才看得见——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和那些英国哲学家一样,他不是从先决条件着手,而是从标志开始。他抓住心灵的最不显眼的,完全物质的各种表现,通过他那奇特的漫画化的光学,让人对整个人物性格一目了然。从这些标志,他让人认出这一种类。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