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温柔

夜色温柔简介

《夜色温柔》发表于一九三四年,是菲茨杰拉德生前所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出身寒微但才华出众的青年对富有梦幻色彩的理想的追求以及最终如何遭到失败、变得颓废消沉的故事。小说的背景被安排是作者所熟悉的欧洲大陆,时间跨度为1917年到1930年间,但小说所展现的仍是美国“爵士乐时代”的社会场景。

《夜色温柔》的故事发生在欧洲,但小说展现的仍是美国“爵士乐时代”的社会生活。迪克·戴弗是一个来自美国中西部的年轻有为的精神医生,在瑞士的苏黎世进行精神病的病理研究。他参与了对富家女尼科尔·沃伦的治疗,尼科尔是因百万富翁的父亲与她乱伦而患上精神病的。在治疗过程中尼科尔爱上了迪克,迪克不顾他人的劝阻娶了尼科尔。婚后,他将全部的精力花在照顾有病的妻子上,自己的事业则逐渐荒疏。尼科尔在迪克的悉心照料下慢慢康复,过上了正常的生活,而迪克却身心疲惫不堪重负日趋消沉下去。出于苦闷和无聊,迪克与一个名叫萝丝玛丽的女孩产生了爱情纠葛,而尼科尔则同阔少爷汤米寻欢作乐。最后,尼科尔同迪克离婚,嫁给汤米;迪克孓然一身返回美国,在他的家乡小镇以一个普通医生的身份行医了结余生。

迪克和盖茨比一样,受到了上流社会的诱惑,最后又被上流社会所毁。小说暴露了上流社会的生活腐化和金钱的腐蚀作用。菲茨杰拉德在《夜色温柔》中对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进行了更愤怒的谴责和更严厉的鞭挞。迪克和盖茨比一样,情太深,心太软,难免成为残酷的名利场上的牺牲品。迪克想以真诚的爱来拯救尼科尔,恢复她的身心健康,还想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治疗上流社会的病态。同盖茨比一样,迪克也为他的善良天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为他的自我献身精神,上流社会暂时接纳了他,他不仅放弃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全身心地照料尼科尔,还强迫自己去适应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尽量符合上流社会的生活标准。他要使自己表现得比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们更高贵、更正直、更文雅,更有风度。他把他的善良和温情奉献给那个生活圈子里的其他人。但在一个拜金主义的实利社会,面对一个贪得无厌的自私阶级,迪克不过又是一个不自量力的堂吉诃德而已。如同堂吉诃德和桑丘不知公爵夫妇要捉弄他们,主仆二人还一本正经地履行海岛总督的职责是十足的疯傻行为一样,迪克的献身精神和英雄气概那些有钱人是不能理解的。在尼科尔的家人看来,迪克只是一个医生,一个他们雇佣的医生;迪克同尼科尔的婚姻也只是一场交易。因此,迪克照料尼科尔只是在尽他的职责,做他应做的事。用尼科尔的姐姐巴比的话来说,“这要归于他受的教育。”

夜色温柔 名言/名句/语录

当他们吃着饼干、喝着雪利酒时,罗斯玛丽就和他们站在一起。迪克·戴弗一双冷静的蓝眼睛看着她。经过一番考虑和斟酌,他那和善而有力度的嘴里吐出这么一句话:“很长时间以来,像你这样美丽的姑娘,我还是头一回见到,真是一朵绽开的花儿。” “不,那不好,”他对那堆看不到人脸的皮毛说,“彬彬有礼就是承认人人都娇弱,必须戴起手套小心对付。可是对人的尊重则另当别论,你不随便把一个人称作懦夫或说谎者。可是你如果一辈子都小心翼翼,唯恐伤人的心而说好听的话使得他们舒服,那你就分别不出他们有哪些地方值得尊重了。” 她买这些东西并不是像名妓买内衣和珠宝一样,一是为了穿戴打扮,职业需要;二是为了存些体己为日后生计着想。她购买东西完全是出于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目的。妮可尔是机智灵巧与辛勤劳作相结合的产物;为了她,火车从芝加哥启动,越过美洲大陆的圆肚皮驶向加州;口香糖厂冒出浓烟,联系带一节一节地增长;男工拌牙膏、抽漱口水,大桶小桶忙个不停;女工到了八月就赶制西红柿罐头,到了圣诞节前夕就在廉价商店里拼命干活;混血印第安人在巴西的咖啡种植园里辛苦劳作,梦想家发明了新拖拉机,反而被剥夺了专利权。 割开的伤口,哪怕有时收缩到针孔一般大小,却仍然是伤口。痛苦留下的伤痕更像是断了一个手指,瞎了一只眼睛。我们也许在―年当中的任何时刻都不会因为少了一个手指或瞎了一只眼睛而感到不便,但即使我们感到不便,也根本没看办法补救了。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