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莎墓园日记

温莎墓园日记简介

《温莎墓园日记》是木心的小说选集。

经过年近八十的作者手订,小说集删去了原来繁体字版《出猎》一小节,把“我”隐得更深,实际上是更耐人琢磨了。《美国喜剧》《一车十八人》《夏明珠》《两个小人在打架》《SOS》《完美的女友》《七日之粮》《芳芳NO.4》《魔轮》等,每一篇都在尝试新的视角,“从彼岸回来的人”,原来是这么了解人世的酸楚,生活没有“退息”,他对此岸洞若观火。

1982年,已过知天命之龄的木心离开中国,旅居美国纽约。到了国外后,他决意把主要精力放在写作上,自1984年至今,木心已出版了繁体字版多本散文、诗集和小说,颇负时誉。木心自己提了一个说法,他是"文学不明飞行物"。木心也是文体家,作品不重复自己,用字非常讲究,标点也讲究。

温莎墓园日记 名言/名句/语录

围城的清兵一一二十四万。攻打而死者一一六万巷战而死者一一七千。(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城中死者一一无虑五六万。(尸体满街巷,无一投降者) 叶子的碎声撩动耳蜗的纤毫,风给发肤以清凉柔润,而肉体何止是这些,它大着,被忽视弃置,于是它欠伸了,健全的肉体在黑岩上作瘫痪状为时已久,它欠伸,四肢应和着改换姿态,徐徐平定下来。 肉体要离开黑岩,离开黑岩那么何往,肉体又勿明去向,它只是不能过久保持一宗姿态,其实它过敏于畏惧死,一宗姿态久了,它以为邻近死,肉体随时以动作自证,疑虑于类似死或与死无差别的状况,只有疾病和睡眠,才使肉体宁息,它知道但求疾病瘥愈睡眠满足,方能继续自证存在,康复和苏醒之后,肉体又讳忌静止,每有较长的静止,它会以筋骨的酸楚,肌肤的痹痒来咨照,如果不得理会,伎俩就更趋狡黠,它伪装徇从,安谧不动,情绪悄悄从底层乱起,感官迟钝了,树叶的混合碎声,不再是荣悦的供养,守在黑岩上亦是枉然。 为何漫步最宜沉思,就因肉体有肉体的进行,心灵有心灵的进行,心灵故意付一件事让肉体去做,使它没有余力作骚扰,肉体也甚乐意,无目的,不辛劳,欣然负荷着心灵,恣意地走,其实各种沉思中,很多正是谋划制服肉体的设计,乃至隳灭肉体的方程演绎。 你只能求那些爱你的人,做他们极不费力就可做到的事,然后你随即慷慨酬答,这样他们就由衷钦佩你,长久爱你。塞阿达泰,别过早奉献爱情,你要等,等他们向你请求、恳求,甚而哀求,才把爱情给了。 我们吃辣菜、喝酒,走在大王椰子树下,到野地去模拟邓肯的舞踊,自然的背景乃是蓝天白云海鸥回翔,而时代的背景已是暴风骤雨不容旁观——两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即使在最浅显的道理上,也无从分晓何以史籍所载的任何朝代,都有艺术家进退取舍的余地,唯独我们身逢的时代是不可能有一个旁观者的。我们又正处于那种尴尬的年龄,所有的伎俩是假装“老练”,对任何人都矜持不懈,结果便是无救地“稚拙”。一是生性倨傲,耿介而容易钟情。二是童年和少年的忧伤并不能算作现世生活的阅历,对整个世界还懵懵懂懂。三是迈步入世,一脚踩在中国近代史的最拗搅的章节上。当时精明强干的中年知识分子,饱经风霜足智多谋的老年知识分子,尚且惶惶,慌于抉择人生道路,何况我辈毛羽未全的艺术小信徒。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