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

钝感力简介

擅长情感题材的渡边淳一此次在《钝感力》中抛开情感话题,告诫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钝感力”(迟钝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此书曾被业界推荐给日本安倍内阁,因而引发民众的阅读热情,其影响力也不局限于妇女阅读群体。

“钝感力”一词其实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中文里连钝感这个词也不常见,只听说在科技领域有钝感机理、钝感剂等说法。

钝感dùn gǎn,心理学名词,与“敏感”意思相对,词性相同,两者互为反义词。钝感是人的动作活动反应慢度的标尺,是用来描述人活动速率的。钝感系数越高则对外部反应越迟钝,同时其敏感度也会越低,人的思维只有钝感系数与敏感系数相平衡才更容易保持较为理性的思维,否则反之。

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渡边淳一

钝感力的五项铁律: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钝感力 名言/名句/语录

大部分被别人指责的时候都会感到沮丧和退缩。特别是那些出身良好,没有经受过挫折,没有习惯给人斥责的人,被别人指责批评一两次,马上就会变得失魂落魄,意志消沉。而钝感是一种才能,就是做事不前思后想,即使别人说些不中听的话,听完后马上就能抛到脑后。有益的钝感,与精神上的安定和保持快乐的心情密不可分。有些高龄而健硕的人,基本上都不听别人讲话,偶尔听上几句也是听听就过去了,这种情形往坏的方面讲,也可称为我行我素,自我中心,不过正是这种不太计较他人言语,不听别人讲话的做法,才是保持健康的秘诀。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发生被朋友或同事嫉妒,中伤和刁蛮的事情,不要听到不中听的话就如临大敌,而要仔细思考对方那么说的原因,体察对方的心情,这种心胸宽广的钝感力,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极大的作用。 面对芸芸众生,各式各样的毛病,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些人不太在乎,有些人熟视无睹,在这方面,人们的感觉各自不同,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才能开朗大度地生活下去。 “所谓‘钝感力’,即‘迟钝之力’,亦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而不要过分敏感。当今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磕磕绊绊的爱情、如坐针毡的职场、暗流涌动的人际关系,种种压力像有病毒的血液一样逐渐侵蚀人的健康。钝感力就是人生的润滑剂、沉重现实的千斤顶:具备不为小事动摇的钝感力,灵活和敏锐才会成为真正的才能,也才能让人大展拳脚,变成真正的赢家。”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