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曾国藩终生对“恒”最为用力。举读书一例,他推崇“读书不二” :“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询外为人。”

标签: #经典语录

热门推荐

1、郭嵩焘在日记中说,有一个朋友问他,为什么湖南这么出人才。他回答说:“楚人只带三分蠢气,盖孔子所谓其愚不可及。”朋友听后十分同意,说:“自古成名者,多由笨干,是以有字颠、画迂、诗痴,浮光掠影,终不济事。” 2、身为总督眷属,他们需要与同一层次的家庭社交,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和娱乐。曾国藩以自己的“圣人” 标准,去约束他们的日常生活,势必让他们在社会上显得寒酸落伍,造成他们在社交及生活中的种种尴尬不便。 3、圣人有所言,有所不言。积善余庆,其所言者也;万事由命不由人,其所不言者也。 4、他们谨循道光“修修抹抹”,敷衍度日的政治方针,山雨欲来风满楼,满朝却昏睡如醉,大家如同坐在一辆老旧破车里的乘客,眼看着它奔向深渊,却都噤口不言,如同不涉己事。 5、所以要想勤与恒,就从两点做起,“不讥笑人,不晚起”,这两点真实平实近于迂。他说一辈子从这两句话中受益良多,可去一切骄慢虚妄。这话谁都懂,觉得也不怎么高明,后来才觉得,他的厉害之处在于践行终身。 6、新文明总是在旧文明的边缘区成长起来的,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现象。秦国和罗马处在文明圈的边缘,这样他们一方面能够接收到文明中心的辐射,另一方面,他们身上旧文明的包袱又比较轻,所以在铁器时代到来时,他们就能够最先转型成功。
张宏杰

原作者:张宏杰

张宏杰作品: 《千年悖论》 《简读中国史》
张宏杰简介:

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百家讲坛特邀主讲嘉宾。作家、历史学者。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1994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 ,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葫芦岛分行,2006年调入渤海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著有《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很累》、《饥饿的盛世:乾...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