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
在口语里,“不现实”这个词表示错误地呈现事实,并暗示混淆了重要和不重要,而这是对等级制的扰乱。所有现实之所以都是等级制的,无非是因为人类的种种需要和威胁人类的种种危险都是按等级排列的。什么才应占据第一位,并不容易达成共识。他并非总是面包,他常常是文字;死亡并非总是最大的威胁,奴常常才是。然而,任何认同存在着这种等级制的人,其行为是与某个否认它的人不同的。诗歌行为随着诗人的意识所包含的背景现实之深浅而改变。在我们这个世纪,那个背景在我看来是与那些被我们称为文明或文化的事物之脆弱性相关的。此时此刻,围绕着我们的东西,并没有获得什么保障。它完全也有可能不存在——因此,人用从废墟中找到的残余来建造诗歌。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1911年出生于波兰第一共和国的立陶宛。“二战”期间在华沙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二战”后在波兰外交部供职,曾在波兰驻美国及法国使馆任文化专员和一等秘书。1950年护照被吊销,后选择了政治流亡的道路。先在法国获得居留权。1960年应邀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6...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