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
当他(布鲁姆)谈到阅读的本质时,他偶尔流露于笔端的关于人生的感受,常常是惊人的。"我们读书不是因为我们不能够认识够多的人,而是因为友谊是如此脆弱,如此容易缩减或消失,容易受时间、空间、不完美的同情和家庭生活及感情生活种种不如意事情的打击";"善于阅读是否有助于我们学习如何像塞万提斯模式中的人物那样互相倾听?我斗胆说,要做到我们倾听一本好书那样倾听别人说话,是不可能的。抒情诗在最强有力的时候,教我们如何跟自己说话,而不是跟别人说话";"为什么读?因为你仅能够亲密地认识非常少的几个人,也许你根本就没有认识他们。在读了「磨山」之后,你彻底地认识汉斯•卡斯托尔普,而他是非常值得认识的。"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哈罗德·布鲁姆
哈罗德·布鲁姆(1930— ),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教授、“耶鲁学派”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曾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诗歌批评、理论批评和宗教批评三大方面,代表作有《影响的焦虑》(1973)、《误读之图》(1975)、《西方正典》(1994)、《莎士比亚:人的发明》(1998)等,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被誉为“西方传统中...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