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苦难是一回事,与受苦受难的摄影形象同呼吸共命运却又是另一回事了。它并不会必然地加强同情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会削弱他们。当一个人一旦看到了这种形象,它就走上了一条渴望看的多多益善的道路。形象犹如符咒。形象使人麻木。通过照片而尽人皆知的事件显然要比从未有人见过其照片的事件变得真实的多——想想越南战争就可以说明问题了。(相反的例子是古拉格群岛,我们没有它的照片。)但经过反复的曝光,该事件也就变得不那么真实了。同样的定律对邪恶的色情照片也是一样。看得多了,那些拍摄下来的庸俗东西也就减弱了冲击力。正像一个人第一次看色情电影时感受到的震惊和茫然随着多看的次数会减弱一样。使我们愤慨和悲伤的禁忌感并不比规定何物为误会的定义的禁忌感来得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