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摄影师门最为关心的是镜子般反映现实,他们还是会被趣味及道德感的无言的规范所驱遣。农业安全总署1930年代晚期摄影工程中那些极具天赋的成员(其中包括沃尔克·伊文思(Walker Evans)、多罗茜娅·朗格(Dorothea Lange)、本·沙恩(Ben Shahn)、拉塞尔·李(Russell Lee)常常为其佃农拍摄成打的正面照,直到照片上的形象是那么回事才心满意足——被摄者脸上的表情确切地烘托了他们关于贫困、光线、尊严、结构、剥削以及几何学的见解。在决定照片应给人以什么印象的过程中,在取舍哪一种曝光程序的过程中,摄影家们往往会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标准。尽管有那么一种照相机确实是捕捉现实,而不是表现现实的观念,照片还是像绘画和速写一样表现着现实世界。那些相对而言不加区别地、笼而统之地或含蓄地拍照的情况并不会缩减整个行业的性质。这种摄影记录的被动性——无往而不在的——是摄影的“启示”,是其进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