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升起来。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不绝如缕。北京的吆喝声特别,显然与胡同的深度宽度和弯度有关,要想让商业信息家喻户晓,非得把吆喝抻长拉宽外加七拐八弯才行。北京人语速快,咬字含混,吆喝是对北京话的纠偏:把音调放慢拖长,穿糖葫芦般给每个字应有的重视一一清脆园润,合辙押韵。关键还得底气足,有穿透力,换气不换声,平起,一翻身高八度,站稳了别掉下来,拉长韵尾一一张恨水在《市声拾趣》中写道:“我也走过不少的南北码头,所听到的小贩吆喝声,没有任何一地能赛过北平的。北平小贩的吆喝声,复杂而谐和,无论其是昼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给予听者一种深刻的印象。”“有破烂儿的我买,有破鞋烂袜子的我买一”这是收废品的,用倒装句显示了一种底层的自信,这自信可随时转化为帝国的自信:“有原子弹的我买一”还有透着北京人抖机灵要贫嘴的功夫。比如,卖蟠桃的吆喝:“这不是大姑娘扎的,也不是二姑娘绣的,这是三姑娘逛花园一脚踩下一个扁盖儿桃一一”“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一一”广告语简单明了,品牌和存货清单全齐了。北京人讲话“卖什么吆喝什么”,这原始交易代表北京人纯朴的一面,童叟无欺,最多吹点儿小牛,那本是广告的功用嘛:“这冰人的西瓜脆沙瓤儿 ”“萝卜赛梨,辣了管换 喝了蜜的大柿子吆喝往往配有乐器,比如:卖烧饼麻花的用木梆子要猴儿的用大锣,收购破烂儿的用小皮鼓,卖冰镇酸梅汤的用两个小铜碗,上下一掂铜音串串,叫“冰盏儿”。还有剃头的用“大音叉”,用铁板在中间一拨,那铮铮颤音先把人弄蒙了,就势按那儿,不管头发长短,先剃成禿瓢儿再说。“磨剪子来抢菜刀”磨刀的用“铁头”,即五片铁皮串在一起,哗啦作响。 楼下传来最令人激动的吆喝声:“冰棍,三分一根儿,五分一根儿一一”那三分的是红果、小豆冰棍,五分的是牛奶冰棍。我兜里只有两分钱,估计和卖冰棍的老太太讨价还价,能弄一根缺棍或半化的红果冰棍...

北岛

原作者:北岛

北岛作品: 《青灯》 《失败之书》 《午夜之门》 《时间的玫瑰》 《北岛作品精选》 《蓝房子》 《必有人重写爱情》
北岛简介:

诗人北岛,原名赵振开,中国当代诗人,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先后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