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太婆们不是政治专家,不是经济专家,也不是任何技术部门的专家,所以不可能具体地把握社会:她们对所需要采取行动的问题一无所知; 她们拿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她们的道德观念和康德的绝对命令一样抽象刻板;她们用颁布禁令来取代对发现进步途径的追求;她们不想积极地创造新局面。她们为消除邪恶而攻击现存的事物。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她们总是联合起来去反对某种邪恶:酗酒、卖淫、色情文学。 她们没有认识到,纯属消极的努力是注定要失败的,这一点,在美国为禁令的失败所证实,在法国为玛尔特·理查德①促使众议院通过的关闭妓院法令的失败所证实。只要女人仍是一个寄生者,她就不可能有效地参与改善世界。 生活了大半辈子后,她们所感到的迷茫,同生活尚未展开的少年十分相似; 两种情况他们都觉得无所依傍,周围是一片荒原;他们一边想着该有什么行动,一边喃喃自语:34;这有什么用?34;但是,不管是否愿意,男性少年都要走上揭示责任、目标和价值的男性的生活道路;他被抛进这个世界,他作出决定,他献身于某种事业。如果建议年长的女人,说她应当向新的未来进发,她会悲伤地回答说这太晚了。并不是说她今后的时间有限了,因为女人退休得很早;而是说她缺乏四处搜寻并发现新的目标的那种精神、那种自信、那种希望、那种愤怒。 她托庇于已成为其命运的常规;重复变成她的模式。她变得十分吝啬;她越来越虔诚;她紧紧抓着禁欲主义不放,如同德·夏里埃夫人那样。她已干涸,变得冷漠而自私。 老年女人在垂暮之年一般是安详的,这时她放弃了斗争,濒临死亡使她不再关心未来的一切。她的丈夫往往更老,她目睹了这种衰老,暗暗地幸灾乐祸--这是她对他的报复。如果他先死,她会愉快地承受这一损失;人们常看到,对晚年丧偶,男人比女人更加烦恼。他们从婚姻得到的比女人多,尤其是在晚年。 因为那时整个世界都浓缩在家庭范围里;现在已不再与未来相联系。这时妻子主管日常生活,维持他们平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