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
对艺术家来说,表达是他得以体察生活的唯一方式。对于他,没有声音的就等于没有生命。但是对于基督,情况就不是这样。靠着那令人肃然起敬的想象力,其宽宏其神妙,他把整个说不出话的世界、无声的痛苦世界,当作他的国度, 使自己成为它永恒的喉舌[ 1 0 5 a ] 。我提到过的那些人,那些无言地受着压迫, “沉默只有上帝听到的人”, 他认他们为兄弟。他尽力要成为盲者的眼睛、聋者的耳朵、口舌被困者的一声呼喊。他期望的就是为有口无言的芸芸众生当一把号角,他们好向上天呼唤。靠着他那份艺术的天性——一个人具备了这天性,悲怆和受苦就成了实现自己对美的观念的方式——他感觉到一个理念,要是没道成肉身化作形象,便没有价值,于是就让自己化成了悲怆之人的形象。正因为此, 艺术为之倾倒, 尊他为上,而纵观希腊诸神,哪个也没能如此独领风骚过。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奥斯卡·王尔德
作者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年) 莎士比亚之后英国又一伟大的语言大师。唯美主义代言人。 王尔德出身名门,且天赋过人,20岁以全额奖学金考入牛津大学,在戏剧、小说、诗歌、童话等方面均留下传世作品。他衣着张扬,性情不羁,一生争议不断,博尔赫斯盛赞“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有魅力”。1900年,王尔德于巴黎逝世,肉身虽逝,魅力却随文字存,...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