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金龟换酒

我之前的人生中有两次重要的转折,一次是去西藏,一次是去英国。可那些都是后知后觉的,出发时的我年轻而懵懂,根本不知道命运之神正于此处埋下伏笔。然而这次不同,机舱内昏暗的灯光下,我甚至能够看到我们的人生从此刻开始转折。虽然间隔年旅行的确是我们人生中一个重大的决定,可是这段时间收到的无数博客读者来信却实在令我有些不安。很多人在信中热情地称赞我们的“勇气”和“壮举”,好像我们做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一般。然而事实是间隔年在西方国家属于相当稀松平常的事情,我们本身更是平凡至极,只不过比很多人幸运而已——经济较为自由,无须赡养父母,也并不认为买房是头等大事。看到来信中有读者说自己需要赡养父母资助弟妹,因此不得不放弃周游世界的梦想,我甚至觉得惭愧,对他们有很深的敬意,也暗暗提醒自己不要浪费了这份幸运。回头再看的时候,觉得刚辞职时写的东西有点太热情澎湃,而“寻找自我”这个说法也有点太文艺了。其实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我就是累了,倦了,困惑了,所以想停下来休整一下,看看世界,在路上好好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顺便抓住青春的尾巴疯狂一把。两年前刚生出辞职旅行的念头时,有位很了解我的朋友汤姆曾经对我说:“我只是不希望你是为了逃避什么才上路的……你知道,逃避工作,逃避社会责任,逃避现实生活,逃避whatever……如果是那样的话,你结束旅行之后可能会更迷惘,因为你会什么也找不到。”当时我很肯定地告诉他我不是在逃避,之后却越想越心虚。然而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我终于坦然了。无论有没有逃避的成分,我选择暂时的“遁世”,正是想找到重新“入世”的精神力量。经验即是道路,我希望能够由此达到内心的安宁,从而担当起新的建立。虽然并不确定一定能找到,可至少我在年轻的时候尝试过,以后回想起来便不再有遗憾。为什么会选择拉丁美洲?说实话我不大能理解这种问题何以存在。难道“拉丁美洲”这四个字不足以令人兴奋到爆炸吗?难...

热门推荐

1、宗萨仁波切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使我们迷失的是我们的无明,贪欲,不安全感,想走捷径。”我想人们也并一定真的热衷于这样的生活,只是屈服于群体压力,生怕自己落后于同辈和时代,生怕被抛到社会热点之外。久而久之,我们关心成功和娱乐远甚于自己的心灵,也越来越无法面对真实的自我——频繁的自拍和更新状态可不能算是“面对自我”,他们实质的目的仍是想要得到外界的认可。 2、已经不再是小孩子的我自然早已明白,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着相识与告别的过程。这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知道“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的道理,却还是奋不顾身地付出自己的感情,一头栽将下去。 3、于我而言,达到内心平静的窍门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不仅要满足于你所拥有的东西,还要满意于那些你并不拥有的东西。从拉丁美洲人们身上,我领悟到了这点。一路上我亲眼目睹了那么多的贫穷和不公,可人们仍以最大的乐观和热情投入生活,从容地在那里尽其性命之理。很多人也常常接触外国游客,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知道对方手机的价格是自己一年的收入,可他们并不因此生出戾气,照样心平气和,照样鼓盆而歌。我觉得这并非源于“富贵于我如浮云”的冲淡胸襟,而是他们长期生活在自然中的结果。 4、从波澜壮阔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局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则我们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变中感到焦虑和愤怒。不只是自然违抗我们,就连生活本身也是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自然界中广阔的空间却最充满善于和敬意地提示了所有超越我们的事物。如果我们用更长的时间与它们相伴,它们会帮助我们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无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恼的事物,并接受我们最终将化为尘土这一事实。 5、是的,真实本身就是美,卑微的,受挫的,疯狂的,无情的,百内将它们统统拥抱着,从不扬弃任何东西。夕阳下,云雾里,冰川上,大雪中,它向我们坦坦荡荡地展示着自己的美—整体即是美,美从来都不是被包围在窄圈里的漂亮而脆弱的东西。 6、要是我们五岁,我觉得他会给我们一人一张"今天表现很好"的卡片。让我们带回家给妈妈看。
傅真

原作者:傅真

傅真作品: 《泛若不系之舟》 《藏地白皮书·十年爱情见证版》 《斑马》
傅真简介:

网名“最好金龟换酒”,江西南昌人。曾任职投资银行金融分析师,现全职写作。著有《藏地白皮书》。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