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自己建造的天堂越完美,他们就对其越不耐烦,对自己也越不耐心。他们建造了欢愉的花园,花园日趋富有、强大、美丽,他们则日益可悲、凄苦。也许是因为他们更容易看到花园里缺了什么,有哪些树和灌木不再成长。当世界陷入黑暗和悲惨,只有人类坚信完美世界的存在并热切渴望着。而当世界充满理性财富之光辉,他们却日渐挑剔狭隘,怨恨世界,不再坚信,也不再渴望。于是,他们将再次毁灭它。这个花园地球,文明开化,无所不知,如今却要被再次撕裂。人类又将在悲惨的黑暗中怀抱希望取暖。

热门推荐

1、但为何一切又要重演?答案就在耳边,伊甸园的蛇仍在嘶嘶低语:因为神知道你们吃了这果子,眼睛就会明亮,你们便如神能知善恶。这位谎言的始祖在混淆真假上可谓聪明绝顶:不涉足邪恶,如何“知”善恶?吃了果子便如神,可纵使拥有了无尽的力量和无穷的智慧,人也无法获得神性。只因没有无穷的爱。 2、我们所有人,也正站在柴堆上啊。他想,那长年累月作恶所积下的厚厚柴堆,其中也有我的罪恶,还有亚当的、希律王的、犹大的、汉尼根的。国家这虚幻的巨像,每当达到巅峰,总要给自己描绘上神性的纱幔,最终还是被上苍之怒击垮。为什么呢?我们总是尽力大声喊——国家也应服从上帝,如同人服从上帝一样。 3、不会更好,永远都好不了。世人永远只会变得更富、更穷、更可悲,不会变得更明智,直到最后。我所引用的‘说辞’,讲的并不是造物的方式,而是诱惑引人堕落的方式。 4、人的一生只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旋涡,甚至在那些活过一生的人看来也是如此。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平淡无奇;接着是病痛不断,最后则以终敷①结束,以片刻的黑暗而告终……更准确地说,是开始。因为那时,颤抖的小小灵魂已经经受了苦闷、煎熬和享受。当它站在上帝面前,发现自己来到一个充满光明的地方,发现自己被来自一双充满无限激情的炽热目光所吸引。然后,上帝会说“来”,或“去”。多年沉闷的人生,为的只是那一刻。在弗朗西斯生活的那个年代,人们很难不这么想。 5、亚洲电台依然坚称,最近伊图湾发生的热核灾难是大西洋发射的巡航导弹造成的,伤亡人数达八万余人。因此炸毁得克萨卡纳城只是血债血偿的复仇 院长很狠按掉收音机。“真相是什么?”他静静地问。“该相信什么?然而,这些又当真重要吗?当人们用大屠杀来报复大屠杀,用强奷报复强奸,用仇恨回应仇恨,此时再去问谁的斧头沾染更多鲜血这又有什么意义?都是以恶制恶,邪恶相叠。我们所谓的“警察行动”有什么正义性?我们如何才能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当然没有正义可言一一或者真的有什么理由?我们知道的,只是这个东西叫嚣的,而它完全只是傀儡。亚洲电台必须取悦他们的政府,我们的电台必须要取悦我们这帮爱国、武断的暴民,巧合的是,那也正是政府希望听到的。所以有区别吗?上帝啊,他们要是用真正的核武器袭击了得克萨卡纳,那起码有五十多万人死去。我真想骂人,吼出那些我自己都没听过的词蛤蟆大粪、巫婆子脓汁、灵魂疽、满脑子蛆。你懂我的苦痛吗,修士?而耶稣和我们呼吸的是这一样的空气,满是腐尸味。上帝是多么謙恭啊!这真是幽默得登峰造极了 他居然成了我们中的一员!这宇宙之王,被我们这样的鼠辈当成了犹太笨蛋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们说什么魔鬼被贬下界,是因之拒绝崇拜圣言。这蠢货真是一点幽默感都没有!雅各的上帝啊,该隐的上帝啊!他们为什么又要这么干呢?” 6、“我不是有意的,”学者说,“但事实上你是隐藏了——而且要是遵照你的意愿,保存智慧直到世界变理智了再把它献出来,神父,这样的话,世界将永远得不到智慧。”
小沃尔特·M.米勒

原作者:小沃尔特·M.米勒

小沃尔特·M.米勒简介:

【美】小沃尔特·M.米勒(Walter M. Miller Jr.,1923—1996) 美国科幻小说家,一生只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莱博维茨的赞歌》,荣获1961年雨果奖。 米勒曾在二战中作为美国空军机炮手,参加了55次空战,其中包括引起巨大争议的对卡西诺山本笃会修道院的空袭。正是这次空袭,使米勒在15年后创作了《莱博维茨的赞歌》——这部发生在古老肃穆的修道...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