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40年

长期持续性地强奸。这一现实,通过内田春菊39;的《爸爸混蛋》等作品赤裸裸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在今后的人生中,遵受害待的孩子也会长期陷入自我分裂,自尊心低下,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 据说某著名报社的《记者手册》中把“强奸”一词定为“歧视用语,令人不快的用语”,要求记者换成“暴行”或“施暴”。那么我就很想吐槽,“杀人”难道不算“令人不快”吗?“暴行”“施暴”不但无法传递出正确的情况,甚至听起来会减轻事件的严重程度。还有换成“恶作剧”的,简直荒唐。 “慰安妇”也是对男性来说十分趁手好用的词汇。就算对男性来说是“慰安”,提供“慰安”的一方可是不堪忍受的。男人可真会起名字,这里就应该用“强制劳动”或“性奴隶”。如果用这样的名称,男人也会觉得“这可有点受不了”吧。没办法,这是上一代的老头子们干的。我们还是直面现实为好。 不要说什么“不就是个词儿嘛”。 既没钱又没力量的穷人与弱者,他们的武器就是想方设法开动脑筋编新词,“你说东来我说西”。

热门推荐

1、开始跟残障人士来往后,我才意识到身体是无法任由我们摆布的,身体是我们的第一个他者。他们已经和不听使唤的身体打了许多年的交道。他人本就是不能摆布的,但在那之前,他们还不得不与“自己的身体”这一不听使唤的他者相处。“变老”就意味着每一个人都会突然成为残障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感觉到精神和身体都是易碎品。不小心轻放,身心都会破碎。易碎品就得享受易碎品的待遇。 2、色情文学的铁定规则是:第一,女人是诱惑者;第二,女人最后一定被快感支配。这种结构手法非常好懂。首先,“是女人先勾引我,可不是我的错”。男人的欲望由此得以免责。然后,即便是把不情愿的女人强行推倒在地的强奸,最后还是以女人的快感结局,仿佛在说“怎么样,你不也有快感了吗?”好像女人的性器是可以把所有痛苦和暴力都转换为快感的无底黑洞。为男性读者制作的色情文学,最后终极点不是男人的快感而是女人的快感,这个现象看似矛盾,其实根本不是什么谜。 3、“女人寻求关系,男人追求占有”,小千加子一语道破。……在以“爱”为名的男女关系中,其根底里存在着性别的不对称,没有比这句话将这种不对称表达得更简洁准确的了。 如果视为出于男人对女人的终极支配的欲望,男人对妻子施暴或逼复婚而杀妻很容易理解。……起因于家庭暴力的杀人事件,可能性最大的是妻子恋人提出分手时男人为求复合而杀人,所以甚至有“复合杀人”一词。要求复合而被拒绝,男人会数然大怒,为了不让别人得到这个女人便杀掉她,因为杀人是占有的终极形式。 女人的嫉妒指向夺去男人的其他女人,而男人的嫉妒则指向背叛了自己的女人。因为女人的背叛是对男人所有权的侵犯,建立在占有一个女人的基础上而得以维系的男人的自我,会因此面临崩溃的危机。对于女人,嫉妒是以其他女人为对手围绕男人展开的竞争;而对于男人,嫉妒则是维护自尊和自我确认的争斗。 4、辻村美代子(辻村みよ子)也列举了对“人权普遍性”的三种批判。第一,来自保守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古典式批判;第二,来自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第三,来自女性主义及反种族主义的批判。(辻村,1997a:34) 5、我遇到过一名能勃起但不射精的男性。他的间被称为射精障碍。“无法结束”的性肯定非常痛苦。有人解释说,这是因为他们无法接纳小死亡。没有“可以把自已交给对方的绝对安全感,就不可能在别人体内迎来小死亡。只有确信自己一定能复活,人才能容许自己小死亡一场。 性是死亡和重生的仪式,它把我们带回到“生”,而非“死”。 吊唁之日,情欲最盛 ——千鹤子 6、米歇尔・福柯在《性史》一书中,列举了四项近代之后的性欲望的装置:儿童的性的教育化、女性身体的歇斯底里化、性欲倒错的精神病理化、生殖行为的社会化。“儿童的性的教育化”,指儿童的性成为管理对象,尤其指对手淫行为的禁止成为儿童教育规训的一项内容。“女性身体的歇斯底里化”,指女性的身体被视为性身体,对性欲的压抑被视为导致“神经病女人”的原因,“性欲倒错的精神病理化”,指除异性间性器官接触以外的多种性爱方式被视为错乱反常的快乐,通过精神病理学将之视为异常,“生殖行为的社会化”,指夫妻关系以异性恋配偶为正统,作为生殖单位被置于社会的管理控制之下。经由这四项对“性”的管理,达到社会对个人“生命”的管理,“生命权力”( bio-power)由此形成。上述历史变化,导致四类人群成为控制管理的对象:“手淫的儿童”、“歇斯底里的女人”、“反常性欲者”、“马尔萨斯主义〔生育控制之意一一译者〕的夫妻”。
上野千鹤子

原作者:上野千鹤子

上野千鹤子作品: 《始于极限》 《为了活下去的思想》 《厌女》 《快乐上等》
上野千鹤子简介:

上野千鹤子 1948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社会学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认证NPO法人Women’s Action Network(WAN)理事长。 日本女性主义理论及运动的领袖人物。 在专科学校、短大、大学、研究生院、社会教育等高等教育机构从事了40年教育与研究工作。 2019年以东京大学开学演讲《即使努力也无法得到回报的社会等待着你》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著...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