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余生

前面概述北魏宫内奚官奴和宫女人生时,提到“大魏宫内司高唐县君杨氏墓志”所记的内司杨氏。杨氏因刘宋淮北四州入魏而沦为奚官奴,时“年在方笄”,也就是十五六岁。在她二十七八岁时,“文昭太皇太后选才人,充官女”,成为高照容身边的宫女之一,做了王钟儿的同事,帮助高照容抚养了她的二儿一女。可能在高照容死后,杨氏转去宫内其他机构服务,“择典内宗七祏”,做的事情跟日常祭祀有关。在宣武帝即位以后,杨氏先升细谒小监,再升文绣大监,最后因“化率一宫,课艺有方,上下顺厚”,而“改授宫大内司”,升至宫女的最高职位大内司。墓志云:“宣武皇帝以杨历勤先后,宿德可矜,赐爵县君,邑号高唐。”杨氏在世时荣获封爵(高唐县君),另一位内司吴光就没能得到如此恩宠。这当然跟宣武帝的个人情感有关。当然他荣宠杨氏,不完全是报答和感激,还是一种信任、一种依赖、一种利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内心的不安全感。

热门推荐

1、未来也许并不完全是我们所期望的那个样子,但是如果没有我们投入其中的那些期望和努力,这未来就会是另一个样子,是我们更加无法接受的样子。历史会影响我们的未来,但是真正决定未来的,是我们的现实,是我们当前的立场、意志和选择,以及我们的行动。 2、西方史学又把现代历史学诞生之前的传统历史学家称为古董学家(antiquary)。 3、陈侃理指出,《史记》版叙事起于楚人反秦时的政治宣传,“胡亥不当立”的说法遂与汉朝的法统发生关联,自然为《史记》所取,其他说法慢慢消退,终至湮灭。 4、历史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是从已有的历史当中生产出新的历史来。 5、而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积极的遗忘,是出于某种目标,主动地、有意识地切断与过去之间联系的遗忘。焚书、文字狱、删帖、屏蔽敏感词或禁言,就是要造成一种主动的遗忘、一种强制性的遗忘。对于研究者来说,这样的遗忘是有历史学意义的。 6、历史给拥有好奇心的人提供“替代性经验”,我们在想象中经历前人的经历。历史是人类思维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历史就是研究我们自己。有一句著名的话: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往昔乃是异乡)。访问过去好比访问外国(异乡),那里的人们跟我们有点像也有点不像,观察他们可以增加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历史是揭示人性的,但不是通过抽象的哲学方式,而是通过让我们经历他人的经历,认识我们共有的人性。
罗新

原作者:罗新

罗新作品: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罗新简介:

罗新,1963年生于湖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专业代表作《中古北族名号研究》(2009)、《黑毡上的北魏皇帝》(2014),著有旅行文学作品《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2018)。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