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荒原狼的情况是这样:他的感觉是,他时而为狼,时而为人,就像所有混合生物一样。但当他是狼时,他身上的人却在注视着、判断着、伺机埋伏着;而当他是人时,狼也这么干。比如,每当作为人的哈里,生发一个美好念头、一种纯洁高尚的情愫,或做了一件所谓好事时,他身上的狼就会龇牙咧嘴,狞笑着,以血腥嘲讽的口吻指出,装腔作势的高贵,在他荒原野兽面前显得十分可笑。一匹狼的心里十分清楚,唯有孤独地奔跑在荒原上,嗜血,追逐母狼,才能让他心生愉悦;而以狼看来,任何人类的行为都是恐怖的、可笑的、难堪的、愚蠢的、自负的。反之亦然。当哈里狼性毕露,当他朝旁人亮出狼牙,当他仇恨一切人,并与其虚伪堕落的道德习俗不共戴天时,他身上人的部分也伺机埋伏着、观察着,称他为畜生、禽兽,干扰并破坏他从狼性的简单、健康和狂野中获得快乐。

赫尔曼·黑塞

原作者:赫尔曼·黑塞

赫尔曼·黑塞作品: 《梦系青春》 《德米安》 《悉达多》 《彷徨少年时》 《在轮下》 《堤契诺之歌》 《玻璃球游戏》
赫尔曼·黑塞简介:

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行》、《玻璃球游戏》等。黑塞被雨...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