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程度上,托尔斯泰已经不再把艺术当作求索目标了。如今,只要有助于求“真”,他还是乐于撒个把“漂亮的谎言”的。他在谈到真理时,再也不像以往那样意味着对实际情况的忠实陈述,以及对真切感知的真诚刻画了,他所指的真理是在磨难的日子里,自动显示在他眼前的更高尚、更侧重精神、更有宗教意义的真理。从此以后,他在称赞“好书”时,并不是指书的写法精湛,构思严谨,也不是指天才作家所勾勒的人物与事件的图景含义广泛;他指的是那些(不管写作艺术上好不好)有助于“善良事业”的,那些有助于使人更加耐心,更加温和,更有基督精神,更加人道更有善心,更会交际的书。他之所以把枯燥无味的奥尔巴赫看德得比“顽皮的”莎士比亚更加重要,就是这个缘故。

标签: #激情
茨威格

原作者:茨威格

茨威格作品: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人类群星闪耀时》 《心灵的焦灼》 《昨日的世界》 《象棋的故事》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 《恐惧》
茨威格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