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闭上眼睛,把小说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考虑的话,那小说似乎就是一个与生活有某种镜像般相似处的创造物,尽管自然带有无数的简化和歪曲。不管怎么说,它都是某种在精神的目光中留下的一个形体的结构,时而成方块状,时而成宝塔形,时而伸展出侧翼和拱廊,时而就像在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一样坚固紧凑而又带有穹顶。回想起几部著名小说,我想这形体把我们身心中与之相适应的情感给激发起来了。但是这情感又立即与其他情感混在一起,因为“形体”并非由石头与石头之间的关系构成,而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这样一来,小说也就在我们身上把各种各样对抗和对立的情感给激发起来了。生活与某种并非生活的东西相冲突。由此有关小说也就难以达到一致意见,私人偏见也就在极大的程度上支配了我们

标签: #小说书摘

热门推荐

1、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欣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旋律。 2、他不会弄虚作假;他从不歪曲事实;他也从来不会把一句刺耳的话说得婉转一点,去敷衍讨好任何人,更不用说他的孩子们,他们是他的亲骨肉,必须从小就认识到人生是艰辛的,事实是不会让步的,要走向那传说中的世界,在那儿,我们最光辉的希望也会熄灭,我们脆弱的孤舟淹没在茫茫黑暗中(说到这儿,拉姆齐先生会挺直他的脊梁,眯起他蓝色的小眼睛,遥望远处的地平线),一个人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气,真实,毅力。 3、夕阳西下,清晰的轮廓消失了,寂静像雾霭一般袅袅上升、弥漫扩散,风停树静,整个世界松弛地摇晃着躺下来安睡了... 4、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义也许永远没有答案,但也要尽情感受这种没有答案的人生。 5、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我认识,也就有了独立人格,而一旦有了独立人格,也就不再浑浑噩噩,虚度年华了。换言之,他一生都会有一种适度的充实感和幸福感。 6、对于一个从事写作的人,若是想到自己的性别那就是毁灭性的。对于一个不折不扣的男人或者女人来说,它是毁灭性的:人必须具有女子气的男人或者具有男子气的女性······因为带着那种有意识的偏见而写出的任何东西都注定要死亡。
弗吉尼亚·伍尔芙

原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

弗吉尼亚·伍尔芙作品: 《到灯塔去》 《奥兰多》 《一间自己的屋子》 《伍尔芙随笔全集》 《墙上的斑点》 《达洛维夫人》 《伍尔夫读书随笔》
弗吉尼亚·伍尔芙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其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灯塔行》(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间》(Jak...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