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一凡经典语录/名句
本页共收录50条曹一凡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曹一凡经典语录/曹一凡名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曹一凡名言名言名句可以了解曹一凡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收藏的曹一凡经典语录或喜欢的曹一凡的句子,欢迎分享。
在一个贵阳市青年的信中,讲到他在市中心见到人们簇拥在长篇累牍的大字报前(不知哪位热心人抄写《出身论》一万五千字的全文,要多少纸张和功夫!)出于好奇,他从头读起,刚读了一小部分,就再也抑制不住眼泪,嚎啕大哭起来。为避免尴尬,跑回住宅,哭罢再赶回现场,读了几行又忍不住哭了。就这样,他不知跑了多少趟才终于读完《出身论》。 除西藏和台湾外,读者来信在全国各省分布均匀,来自北京的在数量和质量上并不突出。在《文革报》出版后短短几个月,各类小报纷纷出世,其中多数滞销缓销,而《文革报》刚好相反。每一期仅在市面出售半数,其余半数留给外地邮购和来访者。从读者来信中得知,有人花两块钱买一份《文革报》。一个小报交易市场在北京西单应运而生,其中《文革报》成了“硬通货”,可用来换任何小报,还出现过比值达一比五十乃至一比一百的交易。  我因杂务缠身,很少参加卖报。有一次跟着去了,我们的三轮车被围得水泄不通,无数只手伸过来,我的手中塞满大把钞票,刚递出的报纸,不知被谁一把扯去,甚至来不及找钱。转眼间报纸被抢购一空,我双手不停哆嗦,才知卖报的艰难。遇罗勉——罗克的小弟弟,也向我讲述过他卖报的类似经历。
我当时就认为,《出身论》只是个简单的真理——父母的政治面貌当然不会像血型那样是可以遗传的。若无“血统论”,它本来是不言自明的,用不着那么多人摇旗呐喊,更用不着遇罗克献出生命。但随着对社会认识的深化,我才明白,它触动的实际是某些人感情背后的权力与利益。《出身论》对特权势力造成建国来从未有过的冲击。其实,出身只不过是特权势力把持特权的一张牌,据我所知,至今很少有人从这一角度解读《出身论》。相反,人们往往把悲剧解释成闹剧。遇罗克几次临刑前宣称有重大问题交待揭发,以期延缓刑期等待转机。不少人解释为遇罗克惯有的机智,使之看上去如同闹剧。在我看来,他一定怀有真诚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行为与“文革”发起者的动机是一致的——矛头指向特权势力。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历史上往往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人们想进这个房间却进入了另一个房间。可以说,一代人的斗争,极大地削弱了中国的特权势力,否则改革开放不会那么顺利,但真正对中国特权势力造成冲击的不是“文革”,而是改革开放。在引入市场机制后,金钱的力量摧枯拉朽般地打击了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特权势力。但在那时的中国,几乎所有的探索者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恐怕就是悲剧的根源。

3页 / 

5

曹一凡 经典语录

曹一凡

曹一凡作品: 《暴风雨的记忆》
曹一凡简介:

北岛,1949年出生,本名赵振开,曾用笔名:北岛,石默。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著有诗集《北岛诗选》、《太阳城札记》、《北岛与顾城诗选》,中短篇小说集《波动》,译著诗集《现代北欧诗选》,散文集《失败之书》,《时间的玫瑰》等。最短的诗歌作品...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