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作品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经典语录
1 、一年冬天,两人都染上了那年肆虐的恶性流感,在死亡线上徘徊几个星期后,过去的记忆丧失殆尽。事情也真是离奇,当两人睁眼醒来时,脑袋里犹如劳伦斯少年时代的贮币盒一样空空如也。但这对青年男女毕竟聪明豁达且极有毅力,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再度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新的情感,愉快地重返社会生活了。啊,我的上帝!这两人真是无可挑剔!他们又能够换乘地铁,能够在邮局寄快信了。并且分别体验了百分之七十五和百分之八十五的爱情。 如此来来往往,男孩32,女孩31岁了。时光以惊人的速度流逝。 2 、于是,我到了她家,我敲了她家的大门。我想,如果她不在那里,那该有多好呢!可是,她却在那里。她依然如往昔一般美丽,也如往日一般充满魅力。而且如往日一般,浑身散发着迷人的香味。我们两人喝了点酒,顺便叙叙旧,我们还听了古典音乐。你猜,后来怎么样了?” 3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在原宿后街同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擦肩而过。 女孩算不得怎么漂亮,衣着也不出众,脑后的头发执著地带有睡觉挤压的痕迹。年 龄也恐怕快三十了。严格说来,恐怕难以称之为女孩。然而,相距五十米开外我便一眼 看出:对我来说,她是个百分之百的女孩。从看见她的身姿的那一瞬间,我的胸口便如 发生地鸣一般地震颤,口中如沙漠一般干得沙沙作响。
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经典语录
1 、“像你这样功成名就的大家,为什么每天将那么长时间用于练习呢?”一次有人这样问赛尔金。他这样回答道:“我不是natural(天生的)钢琴手,也从来不是natural(钢琴手)。对我来说,那是经历千辛万苦的结果。如果不认真练习,就不可能好好演奏。我想绝大部分钢琴家都是欢欢喜喜上台的,可我一次也不曾有过,哪怕一次。而既然要在人前亮相,那么我想至少准备要做的充分一些。也正因为此,才得以保持一定的水准。灵感指望不得,那是神的恩赐。不过,假如灵感会给我带来什么,我至少要做好接受它的准备。” 2 、我们暂且置身于此,在威基基夜晚无可奈何的雨中共同拥有那一空间和时间。不管谁怎么说,我都觉得这是美妙的事情。至少我们还在延续生命,还在将若干可以镇魂的东西揽入怀中。 3 、我手里拿的白色塑料杯中也有雨静静落入,和里面的啤酒混在一起。雨渐渐淋湿T恤,淋湿头上戴的棒球帽,淋湿草坪。不是我引以为豪,我的却没准备雨具,完全没有。也就在二十分钟前,还是心旷神怡的南国日暮时分,天空一丝乌云也见不到。这地方天气转眼就变。不过也好,我想,雨也罢风也罢,都是我们同时存在于地球的自然证据。它们倏忽而至,迟早撤离。我们只能照单接受它们。布莱恩的音乐也是同样,他的音乐与听的我们(至少我)由某种纽带连在一起,纽带总是通过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那里当然有雨,当然有风。
身为职业小说家经典语录
1 、每天跑步游泳,每年一次全程马拉松,后来也参加铁人三项竞赛......那样的生活累积下来,我常常感到,自己身为作家的能力也逐渐一点一点提高,创造力似乎也变得更坚强、更安定了。虽然我不能秀出客观的数值「你看,这样多」来说明,不过我心中就是有自然的触感和真实感。即使我这样说,周围很多人还是完全没有理会,反而好像嘲笑的人比较多。尤其大约十年以前,人们几乎不理解这件事,还有些人说「每天早晨跑步的话,变得太健康了,会写不出好的文学作品哦」。本来文艺世界里,对于锻炼身体就有从头瞧不起的风潮。 2 、这种作业要耐心地孜孜不倦地继续下去,需要什么呢不用说就是持续力。如果说面对书桌集中意识的限度是三天,这样的话,实在无法成为小说家。有三天就够写短篇小说吧,或许有人会这样说。确实没错。三天也许能写出一篇短篇小说。不过花了三天写出一篇短篇小说,因此意识一旦散掉了,要重新调整态势,再花三天写出下一个短篇小说,这样的周期,不可能一直反复下去。如果这样断断续续的作用持续下去的话,可能写的人身体会撑不下去。专门写短篇小说的人,要以职业小说家生活下去,某种程度必须让流程连续下去才行。漫长的岁月中要继续创作,无论是长篇小说家,还是短篇小说家,无论如何都需要有能继续作业下去的持续力。 3 、毋庸置疑地,角色对小说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要素。小说家必须要把具有现实味,而且非常有趣,言行某种程度不可预测的人物,放在该作品的中心--或中心附近--才行。如果好像可以预料的人物,只会说一些可以料想到的话,做出一些全是可以预测的事情,这种小说应该不会有太多读者拿起来读。当然可能也会有人说「能把那种普通的事情,写得很普通的小说,是很优秀的」,但我(纯粹个人偏好)对这种故事不太感兴趣。

3页 / 

6

村上春树 经典语录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简介:

村上春树,以《挪威的森林》成为日本最畅销的作家。做为著名作家和学者闻名于世界文坛,村上的小说沿袭了日本文化与传统美学,村上春树的作品反映了多年来日本迅速发展的社会中成年人的压制和苦闷,遗憾与追悔,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日本现代小说家,生于京都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亦擅长美国文学的翻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